2013年,我出差到南平,那时,我还不知道南平政和县有一位“省尾”书记正兢兢业业、勤奋严谨地奋斗在基层。当通过党支部学习,知道我曾经踏上过的土地有这么一位“时代楷模”,以及他用自己的“辛勤指数”换来群众的“幸福指数”的感人事迹时,我的眼眶不知不觉地湿润了。
《廖俊波》这部微电影讲述了廖书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,面对有着“贫困县”“革命老区”称号,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政和县,不打退堂鼓,不当太平官,把担当放在首位,率领全县党员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,用勤奋、实干、严谨的精神描绘出一幅幅美丽画卷,成为新时期共产党人楷模的感人故事。
最令我难忘的情节是有一名群众拦住廖俊波一行人反映问题,随后廖俊波便马上让其带路去实地考察。虽然这个小细节在电影里只有短短1分钟,但这让我不禁在想,廖俊波平时一定是深入基层,和老百姓联系紧密,遇到事情不推诿,把群众当亲人,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、解难;他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,平时用实际行动留下了好的口碑,乡亲们内心里知道找廖书记有用,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和困难。另一方面,一名普通群众都能直接找到廖书记进行谈话,而不是一级一级层层报告,这充分体现了廖俊波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。我看到相关报道说廖俊波为民办事的口碑被乡邻们熟知后,有人找他修路、修桥,甚至找他帮忙销售农产品,廖俊波干脆就把电话贴上了公告栏,而他的办公室也随时开放。叶金星介绍,他工作安排中如果同时有几批客人来,一定是基层群众先来,企业先来,科局的汇报工作往后推,来上访也好,反映问题也好,他都是客客气气地接待。可见,要真正重视民本,就要放下空洞的理论,俯下身子,倾听民声,甩开膀子,真抓实干,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。如果总是高高在上,自以为是地指挥下属,只会脱离干部群众,只是闭门造车而已。廖俊波没有架子,没有官员的傲慢,而是主动和群众打招呼,主动深入群众倾听民声,这样的作风深受当地干部群众的好评,这样的干部谁不想有!
我一直在想,是什么样的精神让廖俊波当事不推责、遇事不避难,时刻想着如何让人民群众尽快脱贫增收,常年奔忙在项目建设、园区开发、脱贫攻坚工作一线,从不利用权力、地位为自己和亲属谋取私利。他务实为民、敢于担当、甘为人梯、平易近人。通过在党支部的学习,我学习到了廖俊波同志以党和人民事业为最高追求,以干事创业、造福百姓为最大快乐,始终做到心中有党、心中有民、心中有责、心中有戒,是“两学一做”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,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,是用生命践行忠诚、干净、担当要求的好干部。他入党25年来,始终坚定信念、不忘初心,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,在每一个工作岗位都倾心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奋斗,直至生命最后一刻。
在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后,我渐渐开始领悟到了“党员”两字的重量。我要向他学习,一是学习他信念坚定、对党忠诚的品质。要把信念坚定落实在行动上,牢固树立政治意识、大局意识、核心意识、看齐意识,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,维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,政治上忠诚可靠。二是学习他关心群众、服务人民的情怀。我要更加关心项目一线工人,利用所学所得服务社会,服务人民。三是学习他敢于担当、苦干实干的精神。不怕吃苦,有担当意识,在工作中锐意进取,勇往直前。四是学习他无私奉献、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。要充分发挥新时代年轻血液的力量,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,创造价值,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!
我要感谢廖俊波同志,他为我树立了榜样,他使我对人生的价值有了崭新的理解,他将促使我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,并早日成为一个对党忠诚、忘我工作、无私奉献的人。
文/唐婵媛